当前位置:近期工作信息>正文

关于开展2025年度校级重点课程 建设项目立项申报的通知
发布者:朱晓哲    发布日期:2025-06-05    查看:634  次


主要工作要求如下:

各学院(部):

为深入推动课堂教学创新性改革,提升人才培养质量,依据《上海杉达学院重点课程建设项目管理办法》(杉达教〔2023〕28号),学校决定开展2025年度校级重点课程建设项目的立项申报工作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
一、建设目标和任务

以课程改革“小切口”带动解决人才培养模式“大问题”,力求将最新的教育理念、教学方法和学科知识融入课程教学中,开展课程、教材、实践项目、教师教学能力一体化建设。本年度校级课程立项以专业核心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建设为主,优先支持人工智能赋能(AI+)课程、产教融合课程、面向特定领域急需人才培养的课程、实验实训实践课程、创新创业类课程,继续开展通识选修课程建设。

二、建设类型

1.人工智能赋能(AI+)课程。构建AI+课程体系,建设一批有一定课程基础和专业优势的AI+课程,涉及人工智能通识课程、信息类公共课程、“AI+X”交叉专业课程、融合AI应用和知识图谱的智慧课程等,引领课程教学改革。

2.产教融合课程。围绕服务本市重点产业开展产教深度融合,企业深度参与课程改革和教学设计,将实践应用新成果、社会需求新变化融入课程教学内容,校企双方共同组建课程团队,共同实施课程教学过程。建设要求按《上海杉达学院产教融合型课程建设指标体系》执行。

3.面向特定领域急需人才培养的课程。面向本市三大先导产业和特定领域急需人才培养,如涉外法治、国际组织后备、国际金融、国际航运、国际传播等,推动相关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和课程改革,开发建设适用于紧缺急需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。

4.实验实训实践课程聚焦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、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,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。开设课程应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,鼓励通过校企合作,引进、开发实践教学项目,将企业生产实践中的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教学项目,构建科学、系统、高效的实验实训实践课程体系。建设要求按《上海杉达学院实验类课程建设指标体系》执行。

5.创新创业课程。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通识教育、专业教育和实践教育各环节,构建多层次、立体化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。课程应注重创新思维培养、创业实践能力提升、跨学科融合和社会责任教育,覆盖学校不同阶段和需求的学生。

6.通识选修课程。按照2025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,建设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、文化传承与传播沟通、语言学习与国际视野、信息素养与科学创新、哲学思辨与社会责任、身心健康与职业发展6个模块课程。

三、申报条件和要求

(一)按照学校主导、学院主建的管理模式,充分发挥教学单位在课程建设和发展规划中的主体责任,各教学单位应围绕专业发展建设需要,对课程项目进行总体规划,统筹安排,申报课程应为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(通识选修课程不限),且已开设一学年以上。

(二)课程负责人须为学校正式聘用的在岗教师,有项目建设团队(校内在职在任教师3人以上),具备良好的师德、较高的教学水平和学术能力,教学经验丰富。课程负责人须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,具有行业企业实践经验的教师优先。

(三)课程建设项目要着力推进教学大纲修订,优化教学内容,创新教学方法,改革考核方式,完善教学团队,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的改革,提出“可检查、可落实、可达成”的创新性成果。所有课程须选择智慧教学平台(智慧树、学堂在线等),完善课程平台建设内容,搭建知识图谱,利用人工智能工具辅助教学等。立项课程须至少连续开设3年,每个学年开课不得少于1次。

(四)各类课程建设周期为1年,建设经费1万元,课程负责人须在规定建设期内按时结项,不予延期。在各级各类课程建设项目结项之前,不得申报新的课程建设项目。

四、立项额度

2025年度校级课程建设立项55-65门左右。各类课程建设数量将根据学校课程建设整体情况、专业建设情况和本年度课程申报数量、质量进行调整核定。各教学单位的建议立项额度如下表。其中,X为通识选修课程,各教学单位申报不少于2门,不占学院(部)的分配名额。

序号

学院

课程立项总额度

1

胜祥商学院

6

2

管理学院

4

3

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

5

4

外语学院

4

5

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

7

6

国际医学技术学院

4

7

教育学院

2

8

工程学院

6

9

马克思主义学院

1

10

体育教学部

1

11

基础教育部

2

12

沪东工学院

2

 

总计

44+X

 

五、申报流程

(一)材料提交

申报材料通过“教学项目管理平台”上传提交。二级教学单位评审后确认课程建设立项的项目,于2025年6月11日(周三)前完成《上海杉达学院校级重点课程建设项目申报书》(附件1)(课程负责人签字、二级教学单位签署意见)及相关附件材料的“教学项目管理平台”上传;以二级教学单位为单位提交《上海杉达学院校级重点课程建设项目立项汇总表》(附件2)通过OA站内信发送至教务处朱晓哲。各二级教学单位负责人完成系统中的学院审核并详细填写单位意见。

(二)评审流程

各教学单位对申报课程组织评审;教务处将对拟立项项目进行审核,并对通识选修课程进行统一评审。所有课程项目报教学工作委员会审议,公示后发文公布最终立项名单。

 

联系人:朱晓哲;联系方式:20262656

 

附件:1.上海杉达学院校级重点课程建设项目申报书

     2.上海杉达学院校级重点课程建设项目立项汇总表

 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教务处


材料提交时间:
2025-06-01至2025-06-20
此次申报参与的项目类型如下,点击进入在线申报: